深部煤制气技术

发布时间:2024-01-25 来源: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持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 联系方式: 15229365531
  • 技术应用领域:能源
  • 技术成熟度:
  •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 对接方: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成果状态:成果发布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如实描述
安全保障
我要联系
梁小进:15229365531
李敬宇:19139288038

成果介绍

深部煤制气又称煤炭地下气化/原位煤制气/气化采煤,一方面实现气态化开采,变物理采煤为化学采气;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矿难,全流程地面远程作业无需下井;此外也可实现固废近零排放,矸石灰渣残留地下(鄂市全年地面矸石排放量达近1亿吨)。深部煤制气可将地下煤炭原位转化为以H2和CH4为主的低碳气态能源输出,具有显著成本优势,有望有效缓解“富煤”和“气不足”之间的矛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我国该项技术的权威研究单位。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863”项目、“973”项目、北京市科委能源与材料领域协同创新项目、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重大项目课题等。发展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煤制气新工艺理论及关键技术,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十余项,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2010,2016年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辟了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路线,建立了涵盖科学选址、气化炉构建、工艺控制、安全环保与集输处理的全流程技术体系,提出了模块化井工厂开采模式,发明了氧气-二氧化碳移动注气气化工艺,将逆向燃烧与正向气化相结合,掌握了复杂煤系地层中的建炉与运行参数,可为深部煤制气技术示范及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深部煤制气及碳封存联合实验室”平台已建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优秀创新团队,现有院士2人(名誉主任彭苏萍院士、葛世荣院士),教授6人,副教授8人,研发工程师10人,专业涵盖地质、水文、力学、采矿、化工、环保等。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煤层反向可控注气模拟实验平台、国际领先的深部煤制气大科学实验平台、深部碳封存大科学实验装置、深部煤层先进点火中试平台等,可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可行性评价及工程技术服务。


×
发送意向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