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遥感科技成果
(1)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数据集
在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遥感研究领域具有原始创新性,开发了针对不同卫星传感器的遥感定量反演陆地表面大气气溶胶算法、基于表观反射率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遥感估算方法、自适应地气解耦下航空和卫星的气溶胶反演算法等一系列方法,形成以下产品:
ü 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长时间序列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产品(China Collection 2.0,2.1)
ü 我国自主研发的近40年以上长时间序列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产品
ü 高分数据反演30米-100米空间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产品
ü 城市阴影区域高精度航空气溶胶反演数据产品
ü 中国地区地面臭氧浓度遥感反演数据产品
(2)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遥感定量监测
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及垂直分布特征。发现了雾霾期间黑碳气溶胶对于大气边界层的抑制作用及跨界传输特征。提出了基于地基激光雷达观测的边界层自动识别局部最优点算法。提出了对流层NO2遥感产品缺失数据重构方法,提出了地面NO2浓度遥感反演方法。提出了基于表观反射率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遥感估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的地面臭氧浓度估算方法。
(3)天空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监测平台
建立苏鲁皖豫交界区大气观测超级站,研发了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及垂直分布特征分析模型、建立了黑碳气溶胶对于大气边界层的抑制作用及跨界传输机制分析算法,并形成以下成果:
ü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观测的边界层自动识别
ü 顾及城区起伏的航空大气遥感观测与检测系统
ü 雾霾期间气溶胶跨界传输监测体系
ü 天空地一体化气溶胶协同观测与监测体系
(4)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估
通过遥感反演算法与同化模型,研发了草地环境与植被生态的分析框架,形成以下产品:
ü 草地物候遥感监测系统
ü 植被特征与变化趋势遥感分析模型
ü 面向矿区内部人工修复活动的生态参数评估与分析模型
ü 基于碳-氮循环约束的叶面积指数同化与分析系统
基于陆面过程模型和数据同化研究平台,构建了陆面数据同化研究系统,将卫星遥感的地表植被特征参数同化到陆面过程模型中,以改进模型对作物生产力的模拟能力。
在全球陆面过程模式中发展了基于碳-氮循环约束的叶面积指数同化系统,改进模式对陆面变量及陆-气通量的模拟能力,提取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创新要点:
(1)空间、时间多尺度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定量遥感反演
ü 独立自主研发的算法;
ü 空间尺度100米到1公里;时间尺度小时级;
ü 时间跨度40年以上。
(2)天空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监测平台
ü 苏北地区,淮海合作区唯一的大气观测超级站,并与国内外联网数据共享;
ü 支持不同时间粒度,不同空间尺度大气监测与分析。
(3)城市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估
ü 基于碳-氮循环约束下的植被分析;
ü 顾及周边环境因子和营养元素协同分析;
耦合多环境因子与植被特征参数的时空相关性。
应用前景:
(1)可支持基于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区域的区域大气环境监测与分析;
(2)可支持草地生态环境计算与分析;
(3)可支持植被生长状况的动态监测;
(4)可支持区域“双碳”的碳源、碳汇精准计算与分析;
(5)可支持智慧农业全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动态监测技术体系;
(6)可支持矿区生态修复活动的多参数系综评估。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