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煤基固废改良盐碱地、沙荒地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浏览次数:192
  • 技术领域:环境保护
  • 投入预算:800万
  • 合作方式:
  • 技术交易方式:
  • 所属辖区:康巴什区
  • 行业分类:其他
  • 对接方:鄂尔多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对接进展:需求发布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如实描述
安全保障
联系我们
梁小进:15229365531
李敬宇:19139288038

项目简介

当前多个研究团队正在大力开发固废在盐碱地、沙荒地治理中的应用。中国矿业大学任晓玲等将煤矸石制成肥料用于盐碱地改良,一方面解决煤矸石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徐胜光等在广东浅海沉积砖红壤上,施用脱硫石膏副产物提高了花生产量,成本低、见效快、改良效果显著。我们还需要系统的利用煤基固废进行沙荒地、盐碱地治理,既消纳固废,又改良生态,同时还增加我国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将大宗工业固废应用于沙荒地、盐碱地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

研究内容:

本项目拟将脱硫石膏、煤泥、炉渣等大宗煤基固废做为沙荒地、盐碱地治理的主要原料,配以调整土壤养分、调整土壤结构等作用的土壤改良剂,对沙荒地、盐碱地进行改良,将不可耕种的沙漠盐碱地、沙荒地变为良田,每改良百亩盐碱地或沙漠化地消耗煤基固废万吨以上,即实现了固废大宗消耗,又可新增耕地,为内蒙古近千万亩盐碱地、沙荒地的修复提供新途径和新技术。

考核指标:

1.盐碱地和沙荒地改良土地指标:(GB 15618-2018 土壤风控管理标准)(第三方检测报告):水溶性盐总量≤5g/kg;有机质含量≥3.5%;pH 值≤7.5;总汞≤2.4 mg/kg;总砷≤30mg/kg;镉≤0.3 mg/kg;铬≤200mg/kg;铅≤120 mg/kg;锌≤250 mg/kg。

2.改良盐碱地和沙荒地种植作物指标:改良后土壤可种植疏菜、玉米等农作物,出苗率达到 98%以上(现场图片和视频记录)。作物果实检测结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第三方检测报告)。每种作物果实检测指标要求按对应国标执行(GB2762-202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3.改良后轻度盐碱地 pH 值均达到中性土壤 pH 值 7.1 以下,出苗率达到99%,粮食增产达到5%;改良后中度盐碱地pH值均达到中性土壤pH值7.5以下,出苗率达到 98%,粮食增产达到 15%;改良后重度盐碱地 pH 值均达到中性土壤 pH 值 7.8 以下,出苗率达到 95%,粮食增产达到 20%。


×
发送意向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